首页

搜索 繁体

梳妆丫鬟是皇后 第22章(2 / 3)

好、性格好、长得好,读书好的儿媳妇,简直难上加难。

&esp;&esp;次子的婚事一直拖到了现在,直到楚王进京述职,打听到风声,又看到了完美符合要求的二女儿。

&esp;&esp;撞大运了啊!

&esp;&esp;楚王激动地在心里直拍大腿。

&esp;&esp;次子受宠,好不容易寻到的儿媳也符合心意,国公爷铁定爱屋及乌。帮助帮助他这个亲家,不是问题啦。

&esp;&esp;他楚王能攀上这么座大佛,重现辉煌,指日可待啊!

&esp;&esp;怎么可能不积极呢?

&esp;&esp;绑得越快越好、越紧越好,定亲自然得最快速度啊。

&esp;&esp;前些日子,考察完二女儿学问之后,楚王爷便当即逐字逐句地斟酌着,写了一封结亲信。

&esp;&esp;一秒钟都不耽搁,写完就派人快马加鞭,拿着他的令牌开道。

&esp;&esp;用特权逼沿途各地驿站的守员,放行八百里加急的官道,连续不断换最好的马,人马都不歇息,日夜兼程地赶到都城。

&esp;&esp;随后,信就送到了国公爷的书房桌子上。

&esp;&esp;一拍即合!

&esp;&esp;国公爷看完信,先是找了府里当时收信的门房,和负责都城驿站的官员,确认真的是楚王爷有意结亲后,高兴得找不着北,直接赏了门房一靛银元宝,还派人给都驿官的家里送了拜帖,帖子下面盖了三块金饼。

&esp;&esp;国公爷乃一介武夫,早年随着皇上东征西战,立下汗马功劳,才获得这份爵位,本身肚里没多少墨水儿。

&esp;&esp;又愁次子不知礼数,所以才更倾向于找个会读书的儿媳妇,想改善改善后代的基因。

&esp;&esp;早年间,国公爷是和楚王接触过的,楚王当年流连花场、不通诗词的事迹,他也知晓。

&esp;&esp;可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没听说有什么更恶劣的事传出来,想必是在封地那边修身养性了吧。

&esp;&esp;看这封信件的用词文笔,多少有些文采,应该是读了书的。

&esp;&esp;楚王也在信里说了他的女儿饱读诗书、知书达礼、气质清雅,那应当是不错的。

&esp;&esp;国公爷想了想,落笔写了一封回信,按照礼数,也像楚王府一般,在回信上印了国公府的章。

&esp;&esp;其实哪里有什么修身养性,只不过是坏事没传出楚州罢了。

&esp;&esp;楚王在封地上作威作福,仿佛土霸王。

&esp;&esp;实属红灯区里的常客,光是给花魁砸银子,就砸了半个封地的人口税。

&esp;&esp;若是看见喜欢的美人,甭管良家妇女、有夫之妇还是瘦马妓子,都强纳回府去享用。

&esp;&esp;要不然,王府里成堆的妾室、庶子庶女怎么来的呢。

&esp;&esp;只不过没闹出人命来,老百姓又抵不过王府势大,所以事情没捅破。

&esp;&esp;除了/裤/裆/里的那点事,书是一点没读。

&esp;&esp;至于那封信,之所以有文采,一是因为楚王费尽了心思,估摸着是用光了前几十年储存的所有文墨,他楚王这辈子都没这么拼过。

&esp;&esp;二是因为他养了不少谋士,写信的时候,把府里谋士,有一个算一个,全叫来帮他字字修改。

&esp;&esp;才有这番效果。

&esp;&esp;第21章 第 21 章

&esp;&esp;国公爷打仗很是勇猛,年轻的时候孔武有力,强壮的身材吸引了一大堆姑娘追在后面嗷嗷叫。

&esp;&esp;性子简单、不拘小节,是国公爷最大的优点。领兵打仗的时候,从来不搞那些子虚头巴脑的礼数,吃喝都和士兵们在一块儿,所以很得人心。

&esp;&esp;但正所谓,老天爷给你开了门,必然关上窗。

&esp;&esp;心思不多,就意味着头脑简单。

&esp;&esp;虽然这样让皇上很放心,不用提防他造反,但明摆着好忽悠,随随便便就能被坑。

&esp;&esp;不少人曾提醒过他,长点心眼儿,否则太容易阴沟里翻船。

&esp;&esp;但国公爷不在乎,用他的话来说:

&esp;&esp;‘老夫身正不怕影子歪,我从没害过人,谁能陷害我?’

&esp;&esp;‘况且这么多年,不一点事都没有嘛,好得很!你们这些文人,就是弯弯绕绕想得太多。’

&esp;&esp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