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就要启程了,要赶在过年前入商都。”
“要是族长你嫌去商都太麻烦,我们两个老不死的可以替你跑这一趟!前提是,你将藏宝图交给我俩!”
左文轩:“”
两个老不死的,他真的会谢!
他怎么可能把藏宝图带在身上,带来边城?
那张藏宝图他自己都没见过,祖父告诉他,就藏在左氏祖坟附近山头的某个石洞里。
要不是被两个族老威胁,他或许会在临终前把这个秘密告诉儿子。
但,眼下。
他没得选。
甘明福对留在边城的这一支左氏族人,没有什么好印象。
但毕竟与自家姐夫是实在的族亲。
两个上了七十岁的老头子求到他家门前,求他帮忙嫡支族长一家三口脱离贱籍,并希望将这家三口带去商都。
第一个要求,甘明福可以理解。
后者,他表示:
“皇后娘娘回宫,随行人员都是有名有姓有官职的,我可做不了这个主。”
都脱籍了,谁还拦着你去哪里?
准驸马的面子,负责流放犯相关事宜的陈千夫自然不能不给。
随着甘将军越来越有能耐。
这人把对自己曾经对那个软饭男做过的事,深深的埋在了心底。
甚至都戒酒了,害怕不小心酒后说秃噜了。
现在是更害怕。
公主都下嫁了甘家。
甘家捏死他,就和捏死一只蚂蚁那般容易。
科举的意义
左文康不知道,边城的嫡支还想恢复昔日的荣光。
反正这些荣光,与他们关西左氏无关。
青山书院山长方墨林考察过甘露川的环境,住了半个月后,全家决定在此地定居。
并还想在甘露川新城重开书院。
开书院。
不是卫所学堂的这种,而是正儿八经的科考书院,给国家输送人才的书院。
消息一传开。
关西的左家人就知道,他们的下一代又多了一条出路。
不是卫所的学堂不好。
学堂用的是军事锻体,文化课和技能课并进的教学模式。
孩子们在学堂毕业后,无论入伍还是在卫所的几大工坊里上工,都够他们养家糊口的。
但,这些终究不是正统儒学!
士农工商。
士在前!
千百年来,大环境就是如此。
他们现在已经是军籍了。
军籍后代是可以科举的!
左家的孩子,比那些军户小孩们受教育的基础更好。
就像回回考年级第一的左驰瑕。
方墨林对他的评价是:
“是个读书的好苗子,这几年的生活阅历让他的心性更坚韧豁达,适合走仕途。”
不说佘氏心心念念的就是儿子的前程,做为左驰瑕的师娘,她也乐意为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条件。
山长不是想开书院吗?
甘家人都去了商都,今后是不会再回来住的。
索性就把将军府隔壁的甘府,送给了方墨林。
三进的院子,最后一进住人,前面两进用来做书院,总够用的吧?
方墨林受宠若惊:
“够的,够的!老朽如今的身体大不如以前,学生贵精不贵多。”
方墨林最近天天混迹学堂。
之后,还在卫所走访过几百个家庭。
他是万万没想到,关西这样偏远的卫所,除了上年纪的老人,大人小孩基本都是识字的。
尤其是孩子。
虽然在他眼中,学堂里学的那些个技能与科举没有直接的关系。
但对普通百姓来说,是真的很实用。
实用到,他都愿意让自家孙女去女校,专攻医学这个学科。
太医院国手亲自授课,教的内容通
俗易懂。
要能学个年的,于自己、于家人都是终身受益。
甘将军还让他在学堂里择优选学生。
在他看过男校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,并与这些孩子们交流过后,还真是发现了不少好苗子。